圖、文/陳正杰
HAMMER美術館現正展出英國藝術家Bridget Riley的繪畫展《Bridget Riley Drawings: From the Artist’s Studio》,一共展示作品與文件90張,從藝術家上世紀40年代求學時期的創作,到60年代黑白歐普作品,再到60年代至今仍持續創作的彩色系列。大多數展出的作品來自藝術家工作室,包含研究文件、線條圖、色調研究;和帶有書寫、膠帶和剪貼的初步作品,以及高度完成的創作。藝術家保留這些對她的創作至關重要的基本元素,並為觀眾提供參考和重新思考。
Bridget Riley於1931年在倫敦出生。 1949至1952年在Goldsmiths學習,1952至1955年在Royal College of Art求學。 早期以半印象派的形式繪製人物,1958年前後改為新印象派的點描風格,主要以風景為主題。1959年開始任教, 1960 年開始在 J. Walter Thompson Group 廣告公司工作,同年Riley發展出一種探索光學與動態的風格,即歐普藝術(Op-art)作品。1963年放棄教學和廣告公司的工作,開始全心投入創作。1963年獲得AICA評論家獎, 1964年,獲得Peter Stuyvesant基金會前往美國的旅遊助學金。1965年參加了紐約MOMA的《The Responsive Eye》歐普藝術展覽,Riley的作品開始受到歐美廣泛關注。 1968年,代表英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獲得了國際繪畫獎,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雙年展獲繪畫獎的英國藝術家,也是第一個女性藝術家。Riley還分別參加了1968和1977年的卡塞爾文件展。80年代新表現主義興起,歐普藝術和硬邊藝術逐漸式微。直至1999年Serpentine Galleries展出Riley的作品,才讓歐美藝術圈將目光重新放在這位藝術家對於光學研究的創作上,2000年Dia Art Foundation製作了《Bridget Riley: Reconnaissance》,2003年在泰特美術館辦了Riley的大型回顧展,2010年在英國國家美術館也為Riley舉辦了個展。2014年開始,David Zwirner畫廊開始長期與Bridget Riley合作。Riley同時也是位作家和策展人,1996年與Sean Rainbird在泰特美術館策劃《Piet Mondrian: From Nature to Abstraction》,2022年與Robert Kudielka在海沃德美術館策劃《Paul Klee: The Nature of Creation》,不難發現這些展覽的藝術家,與Riley自身創作有極大的關聯。目前這位藝術家在英法兩國工作與生活。
在HAMMER的展場中,將早期人物和風景的作品集中在展場正中間,歐普類型的作品,由黑白到彩色按時序在展場週邊的牆面排列。印象派與歐普藝術的外觀風格落差極大,但在物理邏輯上卻是有連貫的,那就是「光」和「色彩」的探討。印象派在光學理論與攝影實踐的背景下展開,繪畫特色在於借助光線與色彩的變幻表現影像。認為表現「光」,就可以找到繪畫的一切。簡單講述印象派在「光」和「色彩」探討下的演進脈絡:初期印象派認為物體隨光線變化而改變色彩,藉科學分析光的三原色為綠、橙、紫,對於描繪物體本身並不重視,而焦點聚集在光線在物體上的變化,因此注重戶外寫生,所以又稱「外光派」;新印象派嘗試以更科學的方式分析色彩,並使用色點作為表現方式,觀看者透過視覺條件會自然將色彩混合,又稱「點描派」;後印象派已經不在滿足追求「光」,強調藝術家情感,將形式主義發揮至極,後印象派可以被稱為現代繪畫的前沿,影響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和抽象藝術。雖然本文不是要介紹印象派藝術,但Bridget Riley的創作形式的變動可以說是一個印象派藝術發展至現代藝術的縮影;當然這也是藝術史的縮影,歐普藝術的前身即是新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結構主義和達達主義。
回到展覽本身,從她早期的人物研究和風景畫開始,到 1960 年代創作的第一幅黑白幾何抽象,這樣極致的視覺轉變,其實只是反映Riley早期尋找與視覺本身相同或相似圖像結構的一種形式。首先是黑色和白色,後來是灰色陰影,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 通過調整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製作出有驚人與不穩定效果的視覺圖像。Riley於1967年開始研究色彩,展覽說明中提到一句話:「顏色的核心是一個悖論。 它同時是一件事和幾件事,你永遠無法單獨看到顏色,它總是受到其他顏色的影響。」這恰恰說明Riley的實驗,她的目標是透過相鄰的色調放置來研究視覺感知和光效。 在她的條紋中,無論是水準、垂直、對角線還是彎曲的,Riley都使用顏色來引導我們的光學感覺。並將色彩組合成各種幾何形式 ,如條紋、橢圓、圓形、直線和曲線,交替或並置去創造強烈的視覺或動態。上世紀 80 年代,她開始實驗一種新的幾何圖形-菱形,在垂直條紋中插入對角線段,幾乎像筆觸一樣。 90 年代新曲線系列與定義她早期作品的線條和主要形狀完全不同。 這些作品的出現是因為藝術家試圖找到新的方式來表現顏色之間的相互作用。藝術家在工作室的長期通過使用拼貼的形式作為工作方法,運用彩色剪紙模板,將顏色編織在一起。其實談到色彩,也很難忽略Riley在80年代去埃及旅行之後,注意到所謂的地方色彩,運用所謂的「Egyptian palette」,製作了Ka和Ra系列等作品,這樣的創作後來Riley也運用在歐洲的地方色彩上。這樣的色彩研究方式過去台灣藝術家像是郭芃君、陳怡潔,包含學學文創的「學學台灣文化色彩」其實都是類似的概念。
《Bridget Riley Drawings: From the Artist’s Studio》不單單只是展示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而是相對完整講述了Bridget Riley「如何」進行創作,這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不間斷的嘗試。Bridget Riley曾描述繪畫過程:「好像我的鉛筆末端有一隻眼睛,試圖穿透一種模糊的面紗。打破面紗的厚度,這種沒有聲音的不透明,獲得一些清晰或洞察力的細節,是我嘗試做的。但這個展覽仍有些遺憾之處,就是展場燈光,過於昏暗,導致顯色上有些不足。對於一個討論光與色彩的展覽,有些諷刺,但這仍是一個值得細看的展覽。